裝備承制單位資格
裝備承制認證相當于軍方合格武器供應商資格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是軍隊裝備部門是對申請單位進行審查、審核、注冊和監督管理的一系列活動;審查工作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統一組織開展,經審查合格的單位注冊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承制單位名錄》。裝備承制單位分為A、B兩類:A類為軍隊專用裝備的承制單位(原一類和二類);B類為軍選民用裝備的承制單位(原三類)
- 詳情
- 服務優勢
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認證簡介
現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與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實行 “兩證合一” 政策,“兩證合一”,是指將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與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兩項活動,合并為統一組織實施的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活動,一次審查作出結論,發放一個證書,即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并標明滿足國家軍用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裝備承制認證相當于軍方合格武器供應商資格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是軍隊裝備部門是對申請單位進行審查、審核、注冊和監督管理的一系列活動;審查工作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統一組織開展,經審查合格的單位注冊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承制單位名錄》。
裝備承制資質類別
A類:
單位類別:軍隊專用裝備承制單位;
產品類別:承制裝備的總體、關鍵、重要分系統和核心配套產品的單位或承制其他軍隊專用裝備和一般配套產品的單位;
質量管理體系:應建立符合GJB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
保密資格:應取得保密資格后申請
B類:
單位類別:軍選民用裝備承制單位;
產品類別:申請承制產品已經在民用市場上使用的;
質量管理體系:應取得符合GB/T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或同等效力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保密資格:應按照相應的保密要求實施;
注:類別確認(民企必須找個熟悉的軍代表,詢問、依據《承制裝備分類》確定承制裝備類別,確定本單位是A類,B類)
保密資格認證申請流程
受理部門
裝備承制資格認證受理點
注:受理點在《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查詢
申請條件
1、具有法人資格和健全的組織機構;
2、具有滿足申請承擔任務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設備、設施和技術文件;
3、建立并有效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具有與申請承擔任務相當的質量管理水平;
4、資金運營狀況良好,具備與申請承擔任務相適應的資金規模;
5、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具有良好的履約信用;
6、建立健全保密組織和保密制度,具有滿足申請任務需要的保密資格或保密條件;
7、產品或項目受理申請的范圍:
范圍(1):裝備科研、訂購、維修、試驗部門有采購意向的裝備(產品)或技術服務項目;
范圍(1):已簽訂裝備合同或技術協議,正在承制的裝備(產品)或技術服務項目;(限于續審)
范圍(1):參加軍方招標活動中標的裝備(產品)或技術服務項目;
范圍(1):具有獨特先進核心技術的裝備(產品)或技術服務項目;
(非公有制企業注冊資本不低于300萬。其中,軟件類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200萬)
申請材料
1、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申請表;
2、企業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
3、土地使用證、房屋產權證書或租賃合同;
4、公司章程(復印件)
5、專業技術資格證明文件;
6、質量管理證明文件;
7、財務資金狀況證明文件;
8、履約信用證明文件;
9、保密資格證書(復印件)及制度清單;
10、財務審計報告(復印件);
11、其他有關材料;
服務流程
(一)、認證流程
1、申請《裝備承制單位資格》;
2、填寫申請書,準備證明材料
3、報送材料至資格申請受理點,由駐廠軍事代表機構或主要采購單位負責受理;
4、申請A類承制單位資格,由受理部門進行預審查 ;
5、預審查問題糾正后重新申報;
6、審核組正式審核;
7、整改驗證后提交軍方主管機關核準、軍委裝備發展部批準;
8、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承制單位名錄》;
頒發《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有效期:五年)
(二)、審查流程
1、組織審查組編制審查實施計劃;(提前7個工作日告知)
2、5-9名評審專家組成的評審組按照《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組工作實施細則》(2017版),對被審查單位的法人資格、專業技術資格、質量管理、財務資金狀況、履約信用、保密管理和總裝備部要求的其他內容進行審核;
3、審查準備(預備會),明確審核實施計劃、分工和審核要求;
4、首次會議實施審查,被審查單位法定代表人、技術、質量和財務等主要部門負責人參加;
5、綜合評議(打分評價);
5.1 法人資格70分;
5.2 專業技術資格250分;
5.3 質量管理450分;
5.4 財務資金狀況80分;
5.5 履約信用80分;
5.6 保密管理50分;
5.7 軍方要求的其他內容20分。
(1)合格:得分率≥95%;
(2)基本合格:70%≤得分率<95%;
(3)不合格:得分率<70%。
6、形成結論;
(1)關鍵項、重要項、一般項全部合格,判定為“具備資格,推薦注冊”
(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判定為“不具備資格,不推薦注冊”:
--關鍵項有1項(含)以上不合格;
--重要項有2項(含)以上不合格;
--重要項加一般項之和有5項(含)以上不合格。
(3)審查項目結果處于上述(1)、(2)之間的,判定為“基本具備資格,經整改并驗證合格后推薦注冊”。
7、與受審查單位溝通情況;
8、末次會議;
9、形成審查報告;
10、整改驗證;
11、上報審查材料。
服務內容
(一)、承制審核七大模塊指導管理
1、法人資格>>>組織機構與管理機構;
2、專業技術資格>>>專業技術管理制度:科技、人員、技術、設備、檢測、配套;
3、質量管理>>>質量管理體系保持情況;裝備產品質量;質量活動的有效性;質量管理活動滿足要求的情況
4、財務資金狀況>>>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會計機構和人員配備情況;會計從業資格;近三年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完稅證明;經費的管理;銀行資信證明;
5、履約信用>>>無違法違紀證明;供貨或服務合同;售后服務;產品報價;
6、保密管理>>>保密組織機構;保密制度;計算機管理;保密檢查;
7、軍方要求的其他內容;
(二)、指導申請
1、指導《裝備承制單位審查申請表》填寫>>>確定裝備單位類別、裝備承制性質、資格審查類型等;
2、協助準備申報材料;
(三)、迎接評審
1、支持現場評審;
2、協助提交整改報告;
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模板
世通軍工認證服務的優勢
世通認證2003年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是山東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老牌認證機構,是青島市企業參與國防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單位。成立19年來累計服務3.6萬家企事業單位,在山東省證書保有量第一。
世通民參軍服務中心:
1、已成功為全省一百多家民參軍企業提供服務
2、已成功為近100家企業進行產品對接,交易額達6億元
3、應各地軍民融合辦要求,已成功舉辦二十余場民參軍溝通會,成為企業參軍路上的好幫手
企業為什么要通過國軍標認證?
1、國家大力支持和鼓勵
(1)國家戰略發展需要
軍民融合是國家戰略,國家鼓勵支持民參軍,做軍工相關資質是大勢所趨。
企業順勢而為,努力民參軍,參與國防建設,是企業的戰略性選擇。
目前,我國軍民融合戰略已進入加速實施階段,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2)國家對涉軍領域不斷開放,涉軍范圍越來越廣
原先:武器裝備及配套產品科研生產單位
現在:
武器裝備類:裝備及配套科研生產單位
后勤保障類:生活保障領域、能源保障領域、醫學保障領域、
交通運輸領域、物資保障領域等
工程建設類:項目管理、勘察設計、招標代理、工程監理、運維咨詢
法律顧問、環境影響評價、房屋質量鑒定等
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面向社會開放50項科研任務
全軍軍事設施建設項目引入全過程工程咨詢
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軍隊委托地方代理機構采購通知
食品保障類:中央軍委下發文件要在全國建立六個籌措點集中采購,分別是: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青島市、湖北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區。
(3)國防預算每年增長 軍隊對民品采購需求越來越大
2、地方政府支持民參軍
(1)“十四五”規劃帶來的巨大的機會
各地政府都在做“十四五”軍民融合發展規劃,把軍民融合納入了區域發展重要的戰略布局,無形之中給具有涉軍能力的企業帶來機會。
(2)政府紛紛出臺政策 扶持民參軍
(3)山東的企業具有最強的地理優勢
青島軍民融合區,我國第一個軍民融合區,致力打造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擁有先行示范權,目前各軍工集團、各軍兵種、軍校等在軍民融合區都有項目入駐,為企業與各軍工單位近距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距離很近,市場就在“家門口”。
產品近距離交付是非常大競爭力之一,因為它能夠滿足軍隊特殊情況下對應急能力的要求,“近水樓臺先得月” 。
(4)目前民參軍的基數很小 因此發展空間非常大 競爭并不激烈
我國的軍民融合度在30%左右,反觀軍民融合體系領先者美國,其民營企業已提供了90%以上的國防軍工訂單;
目前我國大約有3000家民營企業進入軍工領域,成為軍工生產配套企業,有的甚至成為了分集成單位、總集成單位。
山東省是生產制造大省,GDP在全國排在第三位,企業規模大、素質比較高、創新能力強,基礎條件好,但山東涉軍企業總量在全國僅排在第12位。
3、民參軍給企業自身帶來巨大的好處
(1)涉軍產品利潤高
(2)涉軍市場穩定性強
(3)涉軍市場可拓展性強
(4)其他利好:稅收優惠、品牌影響力、企業估值、股票、融資等
總之,企業為什么要民參軍?
第一、民參軍是國家戰略,戰略就是方向,戰略就是機會;
第二、涉軍領域越來越向民品開放,涵蓋了眾多的行業和領域;
第三,軍隊采購品類越來越多,金額也是越來越大;
第四、地方政府也提供了大力的支持等。
所以,民營企業站在了軍民融合高速發展的“風口”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成立時間 | 19年 |
行業地位 | 青島市企業參與國防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單位 |
合作企業 | 已成功為全省一百多家民參軍企業提供服務 |
增值服務 | 免費輔助入駐軍需對接網站 |
民參軍溝通會 | 應各地軍民融合辦要求,已成功舉辦二十余場民參軍溝通會 |